问题 问答题

某儿童基金会2010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8月24日,与某企业签订一份捐赠协议,协议规定,该企业向该基金会捐赠2500万元,其中20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500万元用于此次捐赠活动的宣传和管理,款项将在协议签订后的10日内汇至该儿童基金会银行账户。根据此协议,9月2日,该基金会收到捐款25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9月4日,该基金会将20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15万元用于此次捐赠活动的宣传和管理。9月14日,该基金会与该企业又签订一份补充协议,协议规定,此次捐赠活动结余款项中的50万元由该儿童基金会自由支配。至年末此结余未支出。
(2)2010年10月30日,妇女儿童委员会支付给儿童基金会50万元,并转入该基金会的银行账户,此款项专门用于某市儿童流感疫苗相关款项支付。截至2010年12月31日,基金会共发生相关支出15万元。
(3)购进655万元的存货,款项用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货物入库。
(4)2010年1月31日,儿童基金会接受了某企业一项房产捐赠,价值为3600万元,捐赠人要求将其作为儿童基金会所属培训学校教学楼,不得出售或者挪为他用。房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
(5)2010年发生的其他费用如下:儿童基金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120万元;固定资产盘亏损失1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价300万元,累计折旧285万元;为筹备一年一度的“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共发生款项150万元。
要求:
(1)编制收入费用相关的分录;
(2)不考虑期初余额的影响,计算2010年限定性净资产、非限定性净资产的金额,并编制相关的分录。

答案

参考答案:(1)①2010年8月24日,不满足捐赠收入的确认条件,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2010年9月2日,按照收到的捐款金额,确认捐赠收入。
借:银行存款 25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2500
9月4日:
借:业务活动成本 2015
贷:银行存款 2015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2015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2015
9月14日: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50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50
②政府补助相关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50
贷: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
50
借:业务活动成本 15
贷:银行存款 15
借: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
15
贷:政府补助——非限定性收入 15
③购入存货的核算
借:存货 655
贷:银行存款 655

借:固定资产 36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3600
借:管理费用 330
贷:累计折旧 330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330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330

借:管理费用 (120+15)135
累计折旧 285
贷:银行存款 120
固定资产 300
借:筹资费用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2)限定性净资产=2500-2015-50+50-15+3600-330=3740(万元)
非限定性净资产=2015+50+15+330-2015-15-330-135-150=-235(万元)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2500-2015-50+3600-330) 3705
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
(50-15) 35
贷:限定性净资产 3740
借: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2015+50+330) 2395
政府补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15
非限定性净资产 235
贷:业务活动成本(2015+15) 2030
管理费用 (330+135) 465
筹资费用 150

问答题

[案情] 老方创作的纪实小说《村支书的苦与乐》,以某县吴村村支部书记吴某为原型进行创作,其中描述了他与村霸林甲(以林甲为原型)之间斗智斗勇的冲突场面。小说在《山南海北》杂志发表后,林甲认为小说将村支书作为正义的化身进行描述,将自己作为“村霸”进行刻画,侵犯其名誉权。林甲起诉老方,请求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并赔礼道歉。
法院受理本案后,追加杂志社为共同被告。由于林甲死亡,法院变更其子林乙为原告,其后又准许林乙将请求赔偿经济损失的数额变更为3万元。一审过程中,被告提出了当地镇党委处理林甲相关问题的决定(档案材料)作为证据,证明小说的描述有事实根据。一审判决认为,镇党委办公室虽然给老方提供了处理决定(档案材料),但并未明确同意可据此创作小说,故该材料不能作为证据;同时认为,杂志社编辑与作家老方和林甲虽不认识,难以核实有关事实,但也不能免除侵权责任,故认定老方和杂志社构成侵权,判决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并在《山南海北》上刊登小说情节失实的声明以消除影响。判决未涉及赔礼道歉的问题。
林乙、老方和杂志社均提出了上诉,二审法院经过书面审查,未接触当事人,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经过重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双方当事人均未再提出上诉。老方和杂志社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履行了赔偿义务,但拒绝赔礼道歉。

林甲起诉后能否申请法院责令杂志社停止本期的发行依据何在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