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境内注册的上市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有关业务如下。
(1)甲公司30%的收入来自于出口销售,其余收入来自于国内销售;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有30%需进口,出口产品和进口原材料通常以欧元结算。2009年9月30日外币科目余额为:
项 目 | 外币金额 | 折算汇率 | 折合人民币金额(万元) |
银行存款 | 5000万欧元 | 10 | 50000 |
应收账款 | 400万欧元 | 10 | 4000 |
应付账款 | 700万欧元 | 10 | 7000 |
长期应收款 | 2000万美元 | 6.8 | 13600 |
(3)2009年第四季度发生下列业务:
①甲公司出口产品价款为2000万欧元,货款尚未收到。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10.2,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②进口原材料价款1500万欧元尚未支付,原材料已经入库。不考虑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交易日的即期汇率为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10.12。
(4)2009年末,甲公司应收乙公司款项2000万美元,该应收款项实质上构成对乙公司净投资的一部分。
(5)甲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600万元。
(6)2009年12月31日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10.08:2009年12月31日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6.75。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选定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记账本位币,并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3)编制甲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有关购销业务的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因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差额的总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09年末与合并报表有关的外币业务的抵消分录。
参考答案:(1)甲公司应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理由:甲公司70%收入来自于国内销售,且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有70%在国内采购。
乙公司应采用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理由:乙公司在美国注册,在美国生产产品并全部在当地销售,生产所需原材料直接在美国采购。
(2)借:应收账款—欧元 (2000×10.2)2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400
借:原材料 15180
贷:应付账款—欧元 (1500×10.12)15180
(3)①银行存款(欧元)的汇兑损益=5000×10.08-50000=400(万元)
②应收账款(欧元)的汇兑损益=(400+2000)×10.08-(4000+20400)=-208(万元)
③应付账款(欧元)的汇兑损益=(700+1500)×10.08-(7000+15180)=-4(万元)
④长期应收款(美元)的汇兑损益=2000×6.75-13600=-100(万元)
故产生的汇兑损益总额=400-208+4-100=96(万元)
借:银行存款—欧元 400
应付账款—欧元 4
贷:应收账款—欧元 208
长期应收款—美元 100
财务费用 96
(4)
借:长期应付款 (2000×6.75)13500
贷:长期应收款 13500
长期应收款的汇兑损益=2000×(6.75-6.8)=-100(万元)
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100
贷:财务费用 100
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500×20%)100
贷:少数股东权益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