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白话文,完成下列问题。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原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为汉族人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迹,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但是王国维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没有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文中最后一段“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一句中,加点的“它”指代的是()。

A.《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等等

B.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

C.没落中的清廷

D.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意的理解。文中有“但是王国维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的内容,“它”即指代前文的“文化”。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业主拟开发建设—工程项目,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未进行投保。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遭受飓风不可抗力的袭击,造成了相应的损失,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并附索赔有关的资料和证据。索赔报告的基本要求如下:
(1)遭飓风袭击是因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损失,故应由业主承担赔偿责任。
(2)已建分部工程遭受不同程度破坏,损失计22万元,应山业主承担修复的经济责任,施工单位不承担修复的经济责任。
(3)施工单位进场的正在使用机械、设备受到损坏,造成损失6万元;由于现场停工造成台班费损失4万元,业主应负担赔偿和修复的经济责任,工人窝工费4万元,业主应予支付。
(4)施工单位人员因此灾害有几人受伤,处理伤病医疗费用和补偿金总计4万元,业主应给予赔偿。
(5)因大风造成现场停工6天,要求合同工期顺延6天。
(6)由于工程破坏,清理现场需费用2.8万元,业主应予以支付。
此次飓风袭击的时间为8月23日至8月25日,施工单位于9月20日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并于10月11日提出补偿经济损失、延长工期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详细资料。11月12日,监理工程师对上述报告与资料予以答复。1.【问题】
1.施工方发出索赔意向通知,提出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以及监理工程师答复的时间是否妥当
2.监理工程师接到施工单位提交的索赔申请后,应进行哪些工作
3.不可抗力发生的风险承担的原则是什么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如何处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