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生要学会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这样才能具有

A.政治鉴别力

B.政治洞察力

C.政治敏锐性

D.政治坚定性

答案

ABC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方面的能力。“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是毛 * * * *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阐明的观点。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在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由此可见,青年学生把我正确的政治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BCD。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二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第一句加粗词“冲破”与第三句加粗词“突破”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粗词语“均”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京拒绝和平”中的“南京”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句中“不料”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