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武广高速铁路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于2005年6月23日在长沙首先开始动工。全长约1068.8公里,投资总额1166亿元。2009年12月9日试运行成功,将于26日正式运营。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94公里。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公里。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061公里,占全线长度的80%。

材料二:青藏铁路示意图(左下图)

材料三 武广高速铁路示意图(右下图)

1.根据以上材料,完成表格(10分)

铁路名称青藏铁路武广铁路
经过的地形区  
沿线主要气候类型  
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  
沿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2.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平直的原因。

3.下列有关两条铁路沿线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B.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夏季受春旱影响大

C.青藏铁路经过省区都属于西部经济地带

D.武广高速铁路经过省区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E.青藏铁路沿线新能源丰富

F.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常规能源资源丰富

4.我国南北向已有多条交通干线,试列举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修建武广高速铁路的意义。

答案

1.

铁路名称青藏铁路武广铁路
 

经过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沿线主要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西宁、拉萨武汉、长沙、广州
沿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及其成因夏季净流量多,冬季径流量少

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以高山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融水多

夏秋两季径流量丰富,冬春两季径流量少,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影响,夏秋季降水多
2.武广铁路沿线地势平坦    

3. C、E(2分)

4.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等

缩短运距和时间,提高效率;缓解原有交通线路的压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加强长江中游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2分)

单项选择题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专家陈德安在2000年12月16日举行的三星堆发掘新闻发布会上说,经过20年的考古发掘,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面貌、内涵和特征已基本确定。

陈德安说,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在龙山至夏代的成都平原,三星堆的发展已超过周围其他城邑,并成为成都平原的中心城邑。目前在这一时期还未发现青铜器,但已出现独具地方特色且加工技术高超的玉器,其中具有良渚文化风格的玉锥形器和具有石家河文化风格的陶器出土,说明三星堆一期文化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有文化交流。

在商代,三星堆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中心,即早期蜀国,这是三星堆文明的鼎盛时期,也是2000多年的古蜀国历史进程中最辉煌的时期,代表了长江流域商代文明的最高成就。

陈德安说,这一最高成就可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规模超过周围城邑、具有政治中心性质的古城的出现,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和黄金冶炼加工技术,规模可观的玉石器加工作坊和高超的玉石器加工技术,较为完善的宗教礼仪祭祀制度,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互相结合进行合理利用与治理等。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的江汉平原等地。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的方国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他还表示,三星堆古蜀国作为“高于氏族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是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三星堆文明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对第三段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文化的一期文化显示在龙山至夏代还没有青铜制造业。

B.三星堆一期文化的玉器加工技术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影响。

C.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

D.三星堆一期文化中的玉器加工技术高超且具地方特色。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