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读图11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
1978年 | 55.0% | 19.8% | 4.9% | 15.4% | 4.9% |
2008年 | 48.2% | 36.1% | 6.2% | 1.3% | 8.2% |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并根据上表说明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及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10分)
(2)请结合M地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6分)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3)说明“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企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条件。(6分)
(4)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调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某旅行社开发了以张家界、洞庭湖、凤凰古城、长江三峡为核心的旅游圈。
(5)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10分)
(1)(4分)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南、西高,北面较低。
原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流失减轻。
(4分)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
(2)(6分)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沟谷低洼地区发展养渔业;缓坡土层深厚,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果园等;陡坡发展林业;)(2分);发展农业观光旅游(2分);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2分);退耕还林还草(2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6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2分);市场广阔(2分);地价低(2分)
(4)(4分)改善人气环境质量(1分),减少酸雨的产生(1分),进而减轻水体、土壤的污染(1分),利于生物生长(1分)。
(5)(10分)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或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回答)(2分);游览价值高(或答出美学、科学、历史文化等价值)(2分);旅游 资源组合状况较好(2分);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2分);便捷的文通(2分);客源市场广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