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8分)

材料一  赣州古城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境内河流有章江、贡江,交汇合流为赣江而北去。美丽的赣州古城正处于低山、丘陵,的环抱,章、贡、赣江的环绕之中,构成“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靓丽风光,有“千里赣江第一城”誉称。图为赣州市略图。

材料二  赣州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1)图中的国道延伸的方向大致是___        。(2分)

(2)图示区域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    ___    _____    ___    _。(4分)

(3)图中旧城区形成较早的原因主要是____    ___    _____    ___    _。(4分)

(4)该地区冬季盛行   风,夏季盛行   风。每年5月该地区经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成因是____    ___    _____    ___    _____    ___    _____    ___    _。(8分)

(5)分析赣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区位优势。(6分)

(6)图示区域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    ___    _____    ___    _____    __

____    ___    _____    ___    _____    ___    _____    ___    _____。(4分)

答案

(共28分)

(1)东北一西南(2分)

(2)南部和北部地势较高,中部较低(4分)

(3)旧城区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城市用水充足。(4分)

(4)偏北(2分)  偏南(2分)  北撤的冬季风(1分)和北上的夏季风(1分)

交汇形成缓慢移动的锋面(或准静止锋)雨带造成长时间的阴雨天气。(2分)

(5)钨、稀土等有色和稀有金属丰富(2分,必答点),交通便利(2分,必答点),其它如“水能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扶持”、“劳动力丰富”、“水源充足”等或言之有理的答案,答其中之一点可得2分。

(6)酸雨(危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4分,答其中两点得满分)

该题以中国地理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知识,要求学生有较强地读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根据图中国道的空间分布可知,此问难度不大。

(2)根据图中河流及其支流的流向和水流的特点,特别注意中部的一条的河流分支及其两侧的支流汇入空间分布特点,可知该区域地势的总体特征是南部和北部地势较高,中部较低。

(3)旧城区原来没有国道,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主要是依靠河流,水运便利,城市用水充足。

(4)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区位优势,这是属于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问题分析,结合材料,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布局区位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能源、水源、政策、劳动力等考虑。

(5)结合材料可知与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有关的环境问题是酸雨、水体污染、,矿产资源的开发易导致植被破坏而引起水土流失。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