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1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问题讨论】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即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镇的人大代表,均由选民直接选出。至今,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这种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为什么我国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5分)
【建言献策】
2011年全国两会日益临近之际,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广大网民可以就自己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参与本次调查,人民网记者把网友的问题带上两会,带到我国最高决策殿堂。
网民参与网上调查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什么途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9分)
【政治参与】
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新闻网特别推出“两会留言板”,选登部分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及广大网友的教育期盼。部分老师认为,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太重,大中城市重点中小学教师的负担更重。他们除了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带班等工作,还面临众多的考核,有的学校甚至把这些考核作为奖惩教师的指标。他们希望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能给中小学教师减负。
假如你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计划举行一次关于“教师减负”的听证会,请你设计听证会的参加对象,以保证听证会能够反映不同方面的声音。(3分)
(1)(4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3分)
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2分)
(2)(9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分)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分)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2分)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分)
(3)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代表、新闻媒体的代表、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学生等等。(3分)要求写出三个,每个1分。
本题以“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背景,考查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1)为什么我国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主要从国家性质、我国的国情的角度加以分析。(2)结合材料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角度和民主决策的意义。(3)注意从多方面来考虑,从不同阶层来寻找代表,3分应该有三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