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科学探究题.

(1)下表是“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的探究方法.

试管实验材料唾液清水处理方法
1馒头碎屑2毫升0毫升搅拌均匀后放入37°C水中
2馒头碎屑0毫升2毫升搅拌均匀后放入37°C水中
3馒头块2毫升0毫升不搅拌,直接放入37°C水中
10分钟后取出三只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请你分析:

加碘液后变蓝色的试管编号是______,消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号试管.人的口腔能对淀粉发挥较好的消化效果.因为口腔里有______,能磨碎食物;口腔里还有舌头,能搅拌食物;同时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能分泌______,并通过导管流入口腔,对淀粉进行消化.

(2)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有的鸟甚至能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通过探究鸟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知道鸟有许多特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1鸟的体型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的______.

2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______,因而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3鸟的胸肌很______,能产生足够的动力,牵动两翼飞行.

4鸟的身体内有发达的气囊,骨骼很薄而轻,这减轻了______.

5鸟的食量______,消化能力强,能为鸟飞行提供足够的能量.

答案

(1)比较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因此馒头的消化既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又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和3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

(2)1鸟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

3胸肌发达,能产生足够的动力,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作用.所以飞行时,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体内的气囊,经呼吸散发到体外,以保持体温恒定.骨骼很薄而轻,这减轻了体重.

5飞行生活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鸟飞行提供足够的能量.

故答案为:(1)2和3;1;牙齿;唾液;

(2)1阻力;2翼;3发达;4体重;5大.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