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当今世界呈现出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的多元化差异。阅读有关资料,回答问题(11分)

1.德国、日本是两大发达国家,但两国城市、工业与人口的地区分布截然不同,请说出两国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2.与富国相比,贫国则面临了许多问题。根据下列资料与左图,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社会贫困化的自然和人文因素。(5分)

资料: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贫困化问题日益严峻。此地区人均国民收入仅为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1.75%,国内生产总值多年平均增长率为0.6%,外债负担沉重;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4.1%和1.4%,成人文盲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使用卫生设施与安全饮水人口分别为37%、45%,结核病、疟疾、艾滋病等情况严峻。

答案

1.德国分布均匀: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差异小;交通位置优越,交通道路网发达,河、海港众多;在历史上,曾形成过众多经济中心;国家控制城市规模和布局。

日本则高度集中于太平洋与濑户内海沿岸:自然资源缺乏,需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强;山地多,平原狭小且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岛国,港湾条件优良;人口、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2.自然因素:温度高,干、湿季明显,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变化大,不利于灌溉;植被稀疏,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生态问题严峻,不适宜农农耕;干旱灾害严重,粮食缺乏,饥荒不断

人文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口、环境、经济恶性循环);长期殖民统治导致经济基础落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债物负担沉重,教育落后,医疗条件差,疾病加重贫困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五题。

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之中怎么好停泊哩。惟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当然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芦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在这样澄静寥廓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泊,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江南水乡,河湾湖汊纵横交错,溪流水道密如蛛网。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画舫游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更有那不知亡国恨的商女那靡靡之音,以及“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把耳濡目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朽画卷,道出了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进发;航程的目标还在遥遥的远方啊,岂能松懈自己,坐视观望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棹湖山,息帆远岸,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风明月磨砺心曲,壮阔襟怀,然后,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写照。
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作者说“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的原因是:

A.江南是水乡,离开水就无所谓泊了。

B.江南有众多的园林名胜。

C.江南泊过太多的柔情蜜意、离愁别绪。

D.江南最能泊出中国文化中繁绮香艳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