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8分)从2010年11月1日零时起,我国开始了第六次人口普查。2011年4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次数总人口人口增长率0——14岁人口所占比重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
第四次(1990年)116002万人12.45%  1422人
第五次(2000年)129533万人11.66%22.89%6.96%3611人
第六次(2010年)133973万人5.84%16.60%8.87%,8930人
(1)对比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有哪些在上升,哪些在下降?(2分)

(2)对比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人口增长率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2分)

(3)“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列说明了什么现象?你认为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这种现象的加剧会给社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4分)

答案

(1)总人口在增加,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在上升,受教育程度在上升;人口增长率、0—14岁人口比重在下降。(2分)

(2)人口增长速度减慢,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2分)

(3)说明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1分)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3)分

乙 大运河

 

题目分析:第(1)小题在准确把握图表信息的基础上,不难作答。

第(2)小题需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对图表的结果进行概括,本内容属于教材基础知识,学生容易熟练掌握。

第(3)小题也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学生在准确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点评:本题属于常见的图表题,解答此类问题需注意:一审图表标题,二审图表表头,三横向纵向比较图表中的数据,然后根据设问具体作答。本题的设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漳州文庙》,完成10—14题。(14分)

①漳州文庙位于市区修文西路,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 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

②漳州文庙坐北朝南,现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原有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大门以内中轴线上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

③大成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建于石台座上,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前一间为廊),重檐歇山顶。

④大成殿建筑结构特殊,梁架承袭旧制,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并融入北方建筑风格。构架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石蟠龙柱,鼓型石柱础。其檐柱及金柱皆为花岗石圆柱,覆盆式柱础。前廊东西梢间及后檐均用三步梁承托下檐屋面,前后老檐柱与金柱间施三步廊,内金柱间置七架梁,天花板上草架均为穿斗式。两山金柱、脊中柱柱脚均落在上檐东西面柱头科齐心斗上,柱两侧开榫与柱头枋相连,继承早期“插柱造”做法。斗拱各柱头科、平身科均承袭早期特征。前后老檐柱、内金柱、次间脊中柱均施柱头科。明次间前后上檐各施平身科二攒,老檐角柱与山面金柱间分别施平身科二攒,山面金柱与中柱间各施平身科一攒。外檐平身科(按宋法式)为五铺作出单杪下昂(耍头作下昂状),里转五铺作出单杪偷心造。殿内平身科为五铺作出单杪单上昂偷心造(耍头作上昂状)。

⑤屋面椽条上铺望砖,筒瓦、板瓦、正脊、垂脊、围脊、饯脊为砖瓦混砌,石灰砂浆面层,各脊侧面雕塑花鸟、卷草等装饰,正脊两端为燕尾状。

⑥彩绘、油饰明间脊桁、天花板及额枋、木雕构件、露明椽条均有彩绘。其他木构架及斗拱、桁条、外檐装修均为土朱色油饰。1999年10月,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对大成殿彩绘进行非油饰性的科学加固。

⑦2000年对大成殿的维修,严格按照古建筑修缮原则,采用抽梁换柱法,梁柱蚁蛀蚀空或外部糟朽均采取填心、包心法进行维修,达到“修旧如旧”,是一座健康、整洁,保持着高龄状态的古建筑。木构建筑能在多雨湿润的南方保存数百年,实属不易。其优势在两方面:一是屋顶曲面较大,四角起翘明显,便于将滴落屋顶的雨水甩出殿堂区域;二是除了前廊几根雕龙石柱外,殿内也均用花岗石圆柱作为底部,而石柱顶部才衔接木柱以支撑整个木构的梁架,也就极大地防止了木结构受潮腐烂,也增加了整个构架的稳定感。由于防水设计,屋顶两山山尖升起较高,正脊弯起明显,形成了闽南特有的建筑美感。

⑧大成殿前伫立的孔子雕像,仁爱的神情充满了儒学关怀。“仁”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范畴,意即人与人之间应该构建的一种和谐关系。前来文庙祭孔的民众,多半也是怀着这种儒学的人文关怀而来。雕像与建筑的完美契合,让文庙多增了一份艺术韵味。

⑨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今庙中尚存有元延碑、明洪武碑及正德碑、清康熙八年(1669)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宁道戴玑书丹的修建碑。1924年《重修漳州学宫碑》,高1.84米、宽0.78米,青石刻成,刻工技艺高超。康有为撰并书,此乃康有为晚年作品,笔气雄健。还有明崇祯年间郡守曹荃大书《游圣之门》石榜及1936年立的《重修文庙》碑等碑刻。大成殿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据专家考评均为宋代遗物,是研究宋代文庙建筑的珍贵实例,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刻技术和建筑技术水平。

⑩作为宗教性和寄托精神世界的建筑,漳州文庙更主要是平民风格,更平易近人。文庙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等价值,故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题1:选文第③段至第⑤段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大成殿?(3分)

小题2: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漳州文庙具有哪些特点?(3分)

小题3:漳州文庙这座木构建筑在多雨湿润的南方能保存数百年,关键取决于其“防水设计”。请你概括出其在防水上是如何设计的?(4分)

小题4: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4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