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6分)阅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莱茵河流域图

材料二 欧洲西部年降水量和1月均温0℃等温线分布图

(1)导致材料二中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有。(6分)

(2)材料二中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的变化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6分)

(3)莱茵河为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航运价值大,请说明其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          。(8分)

(4)G国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               。(6分)

答案

(1)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陆势力性质差异,冬季同纬度海洋表面温度高于陆地(6分)

(2)出现由森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到草原(温带草原)的变化(3分)降水自西向东递减(水分条件差异)(3分)

(3)该河流流域大部分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沛且全年分配均匀,使河流水量充沛;气候温暖,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森林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河床不易淤积;河流出海口地处英吉利海峡附近 ,河海联运。(每点2分,满分8分)

(4)纬度较高,夏温较低,全年湿润多雨,不利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3分)本国及邻近国家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乳、肉需求量大,接近消费市场。(3分)

简答题

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朝,始称向化也。”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就中国提出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作了一个结论,他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1915年5月25日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1918年9月24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1943年)美国和英国磋商,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以增强中国对日作战的效能”。……美英取消1901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协定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

——《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请完成: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说明,山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分析其原因。(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2分)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