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因幽门梗阻住院治疗,行持续胃肠减压10天,抽出引流液2300ml。每天输注5%~10%葡萄糖注射液3000ml,10%氯化钾30ml,尿量在1500~2000ml。术后半月患者自觉乏力、精神较差、腹胀、双下肢明显无力。体查:神情淡漠,心率78次/分,血压95/60mmHg,全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张力减退,双膝反射减弱。
进一步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钾1.9mmol/L,血浆pH7.5,AB32mmol/L,尿液pH5.5,尿比重1.010。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各导联T波低平,V3、V5导联有U波。诊断为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立即开始每日给氯化钾(加入5%葡萄糖中滴注)。补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A.输液时液体的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L
B.输液时液体的含钾量不宜超过30mmol/L
C.输液时液体的含钾量不宜超过20mmol/L
D.输入钾时滴速应控制在30mmol/h以下
E.输入钾时滴速应控制在20mmol/h以下
F.输入钾时滴速应控制在10mmol/h以下
G.24小时内补钾量小于6~8g
H.24小时内补钾量小于8~10g
I.24小时内补钾量小于10~12g
参考答案:A, E, G
解析:
1.经消化道和肾脏丢失钾是临床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导致低钾血症的原因,低钾血症引起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严重程度与血钾降低的速度、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和神经肌肉方面的症状。心脏方面主要为心律失常、容易诱发洋地黄中毒,并有相应的心电图异常;神经肌肉方面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腹胀和麻痹性肠梗阻。
2.补充钾盐,口服最安全可靠,不能口服者经静脉输注氯化钾溶液,必须遵循静脉补钾原则:浓度不过高(≤0.3%,即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速度不过快(输入钾时应控制在20mmol/h以下);见尿补钾(尿量>40ml/h);补钾不过量(24小时补钾量<6~8g)。
3.低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升高,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4.低钾血症常见原因主要有钾摄入不足、钾排出增多(经消化道、肾脏及皮肤等)、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比如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碱中毒、胰岛素过量等)等;低血镁也会引起低钾血症,这是由于镁缺失时影响Na-K-ATP酶激活和髓袢升支对钾的重吸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可能会出现低钾性周期性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