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格局和地理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 图是1990~2005 年我国气候变化类型示意图。
材料二 图是 1990 年以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
图例说明:
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 3.旱地—水田转换区
4、5.耕地—城镇转换区 6.草地—耕地转换区
7.开垦与撂荒交错区 8.水域变动和城镇扩张区
9.林地—耕地转换区 10.草地—人工林交错转换区
11.沿海城镇扩张区 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
13.稳定少动区
材料三 图是1990~2005 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轨迹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①我国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气候变化下,东北、华北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什么变化?
(2)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长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在农业地域类型上发生了什么转变?
(3)①1990 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重心轨迹变化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它深刻改变了历史上我国粮食贸易与运输的________格局。
(4)①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变化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②该变化促使了我国加快工程的________建设。
(1)①变暖(南方变暖湿,北方变暖干)
②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林草地转变为耕地;旱地转变为水田;耕地转变为城镇用地
(2)从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转变为城郊农业(乳肉畜牧业、园艺业等)
(3)①北移西进(向北向西)②南粮北运。
(4)①加剧北方干旱;加剧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紧张;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植被减少
②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