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论艺术对人文素养的影响和作用。

答案

参考答案: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美育,即艺术教育对人文素养的影响和作用。首先可从广义、狭义来解释美育的定义。然后从正面来论证艺术教育是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并列,来共同实现对审美的认知;审美教育也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手段。最后从反面来说明艺术不良,低级趣味等负面艺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 审美教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其性质是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作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美育教育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情操。美育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教育可以激发人的思维能力。人类认知事物的思维方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形象思维的重要特征是审美活动,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知、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 美育教育能提高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美育通过调节人的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美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和乐观的情绪,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美育教育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挑战。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美育教育,更好的实践广泛的美育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审美教育,也单一地理解为艺术教育,但是,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还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这需要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美育,更好地实践广泛的审美教育,鼓舞人们为实现 * * 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然而,当今社会有些以假借艺术之名,脱离了人民大众的低级趣味、不良“艺术”作品的涌现,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坚持正确的艺术导向,弘扬社会正气,构建和谐社会。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