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什么是 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欧亚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世界史”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世界)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 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世纪以来的世界史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 

(3)材料三反映了何种史观?请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情况论述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分析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以本国(地区、文明)为中心;都是局部世界(已知世界)。

(2)发展:范围更广。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启蒙思想影响;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

(3)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政治:国际政治制度化、法制化(国际政治组织),联系更紧密(交往频繁)。经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科技:交通、通讯、互联网技术进步,联系加强。

(4)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解答题
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