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东北地区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6分)

2012年2月2日是第1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旅游”( Wetlands and Tourism),以此呼应将于2012年6月在罗马尼亚召开的湿地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COP11)的主题:湿地、旅游与休闲。

小题1:三江平原所处的干湿地区是               

判断的理由是                               

小题2: 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请分析该地区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                                       

小题3:三江平原目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的生产特点是                                                   

小题4:2011年10月首批2450吨来自东北平原的虎林新大米运抵上海,并相继在各大超市陆续上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试从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虎林地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小题5: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试从地理角度分析“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的意义。

                                                                               

答案

小题1: 湿润区  该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分)

小题2:三江平原湿地:该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地下水位比较高;土质粘重,夏季雨水时排水不畅。(4分)

小题3: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3分)

小题4:虎林:夏季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纬度高,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积累多;冬季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土壤肥沃,有机物丰富,生态优良。(3分)

小题5:意义: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调节河流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旅游观光提供旅游资源。(4分)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

小题1:三江平原沼泽广布,地表湿润,故属于湿润地区。

小题2:沼泽的形成一般从地表水多:降水量、河流分布等及排水不畅(蒸发量、地势条件、地下冻土分布等等)分析。

小题3: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故农业发展以大农场、机械化发展小麦生产,故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农业生产特征可从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

小题4:东北地区水稻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从气候(生长期长、化肥、农业使用量少等)、土壤(黑土肥沃)等优势条件分析。

小题5:主要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如:调蓄洪涝灾害、调节气候、净化水中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分析。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