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玻璃幕墙表面镀一定厚度的金属氧化物,利用衍射现象使外面的人在白天看不到幕墙里面的情况

B.紫外线的频率与固体物质分子的固有频率接近,容易引起分子共振,产生内能

C.来回抖动带电的梳子,在空间就会形成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电磁波

D.地面上两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同时发出定位申请信号,在高速运行的卫星上看两信号也一定是同时发出的(2)蝙蝠在喉内产生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发射出来,超声波遇到猎物会反射回来,回波被蝙蝠的耳廓接收,根据回波判断猎物的位置和速度.在洞穴里悬停在空中的蝙蝠对着岩壁发出频率为34kHz的超声波,波速大小为340m/s,则该超声波的波长为   m,接收到的回波频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发出的频率.

(3)如图所示,一个立方体玻璃砖的边长为a,折射率n=1.5,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小气泡.为使从立方体外面各个方向都看不到小气泡,必须在每个面上都贴一张纸片,则每张纸片的最小面积为多少?

答案

(1)C

(2)0.01 等于

(3)

题目分析:(1)玻璃幕墙是利用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原理制作的,A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理论,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会产生变化的电场,梳子会产生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电磁波,C选项正确。红外线容易引起分子共振,B错误。高速运行的卫星上接收到两信号时间不同,D错误。

(2)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波长为0.01m。墙壁不动,反射波与原声波频率相同。

(3)

设纸片的最小半径为r,玻璃砖的临界角为C,则

  

    

解得    

则最小面积  

点评: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多,结合实际,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有一定难度。利用全反射定律,利用几何原理即可计算得到答案,难度不大。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