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该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3分)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1分)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等。(2分)

(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4分)

答案

(1)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海拔高,空气稀薄 污染小(任答两项) 极夜

(2)全球定位系统(或GPS)

(3)狂风巨浪 洋流 冰山 低温(任答两项)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5)大牧场放牧业 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第(1)题,联系热点考查南极的主要自然特征。极地考察一般选择在当地极昼时,但此题是考查光学仪器的天文观测,因此在当地极夜最好。第(2)题,考查3S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对某地的三维坐标进行定位和监测,并能对某物体的行动轨迹进行跟踪定位。第(3)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处于西风带、西风漂流地区,因此风高浪急;同时该地纬度较高,常有冰山漂浮。第(4)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澳大利亚大陆既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5)题,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带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该地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计算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