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4月10日至11日,李克强在海南省红树林时说,环保也是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旅游带动了海南经济的健康发展。
材料二:李克强 * * 愉快地接过一位渔民用了20多年的船桨说,我收下你的心意。为了保护红树林,建设绿色宝岛,祖居这里的渔民放弃打渔生活,作出牺牲,这支桨就是见证,应该把它珍存在红树林博物馆。
(1)结合材料一,谈谈做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大自然?(4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渔民放弃打渔生活反映出我国正在实施什么策略?(2分)
(3)请你谈谈对“环保也是生产力”的认识。(9分)
(1)答:①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就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大自然做朋友。②青少年要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落实保护资源环境的行动。如不乱扔垃圾、多种树多种草等。③敢于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答:我国正在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仅答国策或战略扣1分)
(3)答:①通过加大保护红树林力度,吸引游客,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③有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 地球上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因而本题在解答中可以从思想和行动两个角度回答。思想从环保意识上;行动上从自己保护环境的措施和反对别人破坏环境等。
(2) 考查教材的基本知识,也是重点内容,问题清晰明确,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难作答。
(3)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稍有难度,学生需在准确把握教材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述。解答中从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