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3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摘自《中 * *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走什么样的道路?(1分) 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2分)

答案

我国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分)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2分)

题目分析: 本题以《中 * *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规定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在发展中坚持走的道路以及其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可从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己承担的对自然、社会、子孙后代的责任考虑。

简答题
不定项选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81-90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2岁,某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幼与父母感情很好。一年前母亲突患脑出血,经治疗虽然保住了生命,但语言功能基本丧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求助者在母亲病后就辞职,在家精心照顾母亲,尽管非常辛苦,但毫无怨言。一天某位同事无意中说道:“你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就解脱了呢!”求助者当时没有在意,晚上想起同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但马上想到母亲抚养自己很不容易,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从此后“我妈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解脱了呢!”这个想法经常出现。求助者觉得自己不该这么想,害怕自己控制不住会做出傻事:拼命想控制住这个想法,但始终控制不住。 以后逐渐加重,反复思考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错误,为此经常耽误家里的事,影响了家庭生活,受到妻子和孩子的指责。求助者也知道有些事没有必要反复思考,但无法自拔。 为此内心焦虑不安,情绪烦躁,内心非常痛苦,难以摆脱,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 自己主动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求助者的母亲帮助其带孩子,以往母子感情深。求助者自幼懂事、孝顺。

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定方法,该求助者精神痛苦程度的评分为()。

A.1分

B.2分

C.3分

D.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