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13分)下面是某校环保小组活动记录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收集】材料一: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由2000年的138145亿标立方米增长至2011年的674509亿标立方米,年均增速为19.06%。目前,中国几乎所有污染物排放量都是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频发,专家指出,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自1989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部环保法律。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治理大气的行动计划。国家还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

【实地调查】某地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回收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受到有关部门表彰;乙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气在夜间偷偷排放,节约了成本,获得丰厚利润。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二体现了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举措? (5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企业的做法予以简要评析。(4分)

(3)雾霾的治理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政府、企业、公众各尽所能、齐心协力。请谈谈公民如何在治理雾霾中传递正能量。(4分)

答案

(1)(5分)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我国环境形势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比较严重(2分)。材料二体现的举措:健全法律法规;依靠科技(3分。答对一个得2分,两个得3分)。

(2)(4分)①甲企业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分)。②乙企业将工业废气偷偷排放,虽然获得丰厚利润,但破坏生态环境,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应受到法律的制裁(2分)。

(3)(4分)①树立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②落实环保行动,从小事做起。如少开私家车,出行尽量乘公交车、地铁;③提出治理雾霾的建议;④举报污染企业等。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中国“雾霾”天气频发,反映了我国环境形势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材料二中实施环境保护法,防治行动,科技攻关等,说明采取的措施是健全法律法规,依靠科技创新。

(2)甲企业做法是正确的。他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原则。乙企业做法是错误的。将工业废气偷偷排放,虽然获得丰厚利润,但破坏生态环境,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

(3)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公民治理环境问题的做法。①树立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②落实环保行动,从小事做起。如少开私家车,出行尽量乘公交车、地铁;③提出治理雾霾的建议;④举报污染企业等。

(2)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治理环境问题的做法。

填空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