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慈善机构欲开发一个募捐系统,已跟踪记录为事业或项目向目标群体进行募捐而组织的集体性活动。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所述。
(1)管理志愿者。根据募捐任务给志愿者发送加入邀请、邀请跟进、工作任务;管理志愿者提供的邀请响应、志愿者信息、工作时长、工作结果等。
(2)确定募捐需求和收集所募捐赠(资金及物品)。根据需求提出募捐任务、将活动请求和捐赠请求,获取所募集的资金和物品。
(3)组织募捐活动。根据活动请求,确定活动时间范围。根据活动时间,搜索场馆,即:想场馆发送场馆可用性请求,获得场馆可用性。然后根据活动时间和地点推广募捐活动,根据相应的活动信息举办活动,从募捐机构获取资金并向其发放赠品。获取和处理捐赠,根据捐赠请求,提供所募集的捐赠;处理与捐赠人之间的交互,即:
录入捐赠人信息,处理后存入捐赠人信息表;从捐赠人信息表中查询捐赠人信息,向捐赠人发送募捐请求,并将已联系的捐赠人存入已联系的捐赠人表。根据捐赠请求进行募集,募得捐赠后,将捐赠记录存入捐赠表;对捐赠记录进行处理后,存入已处理捐赠表,向捐赠人发送致谢函,根据已联系的捐赠人和捐赠记录进行跟踪,将捐赠跟进情况发送给捐赠人。
先采用结构化方法对募捐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获得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层数据流图。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中的实体E1~E4的名称。
参考答案:E1志愿者 E2捐赠人 E3募捐机构 E4场馆。
解析: 该题以募捐系统为载体来考核考生对数据流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题目的问答形式上来看,和往年相似,要求补充外部实体、补充缺失数据流、找出外部存储。解答这类问题,有两个原则:
(1)第一个原则是紧扣试题系统说明部分,数据流图与系统说明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系统说明部分的每一句话都能对应到图中来,解题时可以一句一句的对照图来分析。
(2)第二个原则即数据的平衡原则,这一点在解题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数据平衡原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分层数据流图父子图之间的数据流平衡原则,另一方面是每张数据流图中输入与输出数据流的平衡原则。
根据0层数据流管理志愿者中的募捐任务给志愿者发送加入邀请,邀请跟进,工作任务和管理志愿者提供的邀请响应等可知E1为志愿者;从录入捐赠人信息,向捐赠人发送募捐请求,向捐赠人发送致谢函等可知E2为捐赠人;从根据说明中从募捐机构获取资金并向其发放赠品可知E3为募捐机构;根据向场馆发送可用性清求和获得场馆可用性可知E4为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