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之后,喀什于2010年5月成为成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喀什位于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在2011年4月举办的喀什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及项目签约会中,签订36个项目。总计37.8亿元。

材料二 喀什位置图和喀什番茄收获图 

(1)喀什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番茄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是什么?(4分)

(2)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主要区位优势。(4分)   

(3)评价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于喀什经济特区的影响。(4分)  

答案

⑴气候:温差大、光照强;有灌溉水源;山前冲积扇(山麓地带)地形较平坦;土壤较深厚。(4分)

⑵国家政策;位置;交通;资源。地处绿洲,工业基础好。(4分)

⑶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劳动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等。对当地的生态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4分)

题目分析:(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具体自然环境相结合。(2)影响该地区对外开发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政策和历史基础等方面分析。(3)借鉴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主要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学生只要掌握区域地理要素的基本分析思维,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注意分析的完整性。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