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8月31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创赛会新风的要求,改变了1987年六运会以来晚上举办开幕式的惯例,改为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而且取消大型文艺演出,改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展示。
材料二:2014年4月5日,又是一年一度清明节,今年的清明更“清明”:河南福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捧着鲜花来祭扫的人占70%左右,和往年相比有上升趋势。”今年清明节当天,该园区有8000人、1700多辆车前来,采用绿色方式文明祭祀的大有人在。
在郑州市云鹤生态艺术陵园,还特意举办公祭活动,为逝者献上鲜花;在河南福寿园,入园门口处设立服务点,提供鞭炮换鲜花的服务,劝导部分带着鞭炮前来的人,改用鲜花祭祀,同时,还在园区悬挂“园区内禁止放炮”、“不要打扰故人的宁静”、“减少PM2.5请您少烧纸钱”等条幅,无形中影响着前来祭祀的人。
请用教材知识回答:全运会“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清明节“鲜花祭祀、不放鞭炮”体现我国的哪项基本国策?并说明坚持这项国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7分)
体现了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分)
①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 * * 物质保障。(1分)
②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分)
③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或资源环境的形势)(1分)
④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分)
⑤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分)
题目分析:燃放烟花和鞭炮,会污染环境,而烟花鞭炮的制作都会消耗一部分森林等资源,因此,全运会“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清明节“鲜花祭祀、不放鞭炮”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体现了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至于坚持这项国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部分答案在教材上都有说明,只要加强记忆即可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