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非洲和南美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A、B两地区同为热带雨林气候,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2)甲、乙两地区有全球两块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4分)

答案

(1)(5分)都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8分)①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②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③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④保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

题目分析:(1)图示A地区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B位于巴西高原东南侧,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受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和沿岸暖流的影响。(2)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可结合“地球之肺”、生物的基因库、天然空调机、水源地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指掌握世界区域气候的成因分析和雨林生态环境功能的分布,难度一般。

实验题

(1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组成很感兴趣,决定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Ⅰ.【提出猜想】

猜想1:所得沉淀为                                    ;     

猜想2:所得沉淀为                             

猜想3:所得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mCu(OH)2·nCuCO3]。

Ⅱ.【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Ⅲ.【实验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2:取一定量所得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进行定性实验;

Ⅳ.【问题讨论】

能证明猜想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1)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                          

(2)若在上述装置B中盛放无水CaCl2,C中盛放Ba(OH)2溶液,还可以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

①C中盛放Ba(OH)2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②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 g,C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 g 。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