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右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

材料二 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材料三 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海西新兴港口城市——莆田市,建成后将年产100万吨冷轧钢板,年创产值约80亿,并为国家和地方增创税收8—10亿。

(1)说出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5分)

(2)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3分)

(3)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

(4)分析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答案

共(14分)

(1)自东南向西北先增加,后减少(2分) 

莆田沿海地处台湾山脉的雨影区(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

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的迎风地带;

武夷山脉至向塘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3分)

(2)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3分)

(3)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

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3分)

(4)辐射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广阔;内部交易成本低;

水陆交通便利;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丰富。(任答3点得3分)

题目分析:第(1)题,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先增加后减少,主要是受地形和夏季风的影响。莆田沿海地处台湾山脉的雨影区(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的迎风地带;武夷山脉至向塘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

第(2)题,铁路建设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

第(3)题,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从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等方面分析。

第(4)题,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从经济辐射范围,消费市场,内部交易成本,水陆交通,土地价格,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组结合向莆铁路建设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调运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综合性强,考查面广,答好此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功底。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