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璐萍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

(1)该材料中所说山脉最可能是[ ]

A.昆仑山

B.祁连山

C.秦岭

D.天山

(2)该山脉是一条___________走向的山脉,它像天然屏障一样,阻挡冬季风的南下,形成图中自然景观的迥然差异。

(3)该山脉为我国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这条等降水量线还经过__________河。

(4)该山脉以北的地理区域为_________地区。从温度带来看,山脉以北属______带,植被以_________为主;从干湿地区看,山脉以南属________地区,植被以___________为主,冬季河流无________现象。

(5)据上分析,造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东西

(3)800;淮

(4)北方;暖温;温带落叶阔叶林;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结冰

(5)气候

配伍题 B型题
简答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清前期)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顺德县)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1854年后……纺业停顿”。……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3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什么?(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居于怎样的地位?(2分)这种地位的形成与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这种地位在什么时候开始被打破?(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经济正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依据材料指出变化的原因?(4分)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