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镜头《缺席者》,观察我国的城镇化。
镜头:田间水渠边,老人对着庄稼独坐,旁边是两张空椅子,留给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农家小院中,老两口带着孙子,全家十余口人出外打工或上学,留下一地空板凳……,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农村出现了土地荒芜、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者素质下降等问题,这对农村基层的管理和服务提 出了新要求。、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针对镜头中农村出现的新问题,就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提三条合理化建议。(8分)
①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3分)
②农村基层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农村的养老服务方式,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合理发展。(3分)
③农村村民委员会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切实搞好村民自治。(2分)
(说明,答案主要围绕“党委、政府、村委会”三个角度展开,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得满分;学生如果从政府宗旨、职能等方面详加论述,只能得政府角度的分,其他类推。学生如果从“公民政治参与”角度组织答案,只有言之有理,可以替代得一个角度的分数。)
题目分析:本题要求就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提三条合理化建议,政治生活的主观题必须要分主体回答,本题也是如此,要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考生就要考虑,谁来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党、政府、村委会,和党有关的知识点是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政府有关的知识点有政府的性质、职能、工作原则、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和村委会有关的是其性质和作用,定位了知识点,只要结合材料,稍加整理即可。
点评:政治生活的主观题,一定要先确定主体,问的是哪个主体,就答和哪个主体有关的知识点,如果答到了别的主体上,就没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