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使用IP地址192.168.1.192/26划分3个子网。其中,第一个子网能够容纳25台主机,另外两个子网分别能够容纳10台主机。请写出子网掩码、各子网网络地址及可用的IP地址段(注:请按子网序号顺序分配网络地址)。
参考答案:
子网 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 可用的IP地址段
子网1192.168.1.192/27 255.255.255.224 192.168.1.193~192.168.1.222
子网2192.168.1.224/28 255.255.255.240 192.168.1.225~192.168.1.238
子网3192.168.1.240/28 255.255.255.240 192.168.1.241~192.168.1.254
解析:
[考点透解]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规定了如何在一个进行了子网划分的网络中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比较适用于网络内部不同网段需要不同大小子网的场合。IP地址块192.168.1.192/26中的“/26”表示子网掩码为26个“1”比特的掩码,即255.255.255.192。它是在C类IP地址标准子网掩码255.255.255.0的基础上扩展了2个比特位。由于第1个子网要求能够容纳25台主机,25-2=32-2=30>25>24-2=14。其中,“-2”表示全0的地址被保留标志子网本身,全1的地址被保留用做该子网的广播地址,因此第1个子网表示主机号的比特位至少需要5位。当主机号的比特位为5位时,所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若按子网序号顺序分配网络地址,则第1个子网网络地址及可用的IP地址范围求解过程如表3-8所示。
表3-8 第一个子网络地址及可用的IP地址范围分析表
|
由表3-8可知,第1个子网使用的子网号为“0”,网络地址为192.168.1.192/27,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为192.168.1.193~192.168.1.222。 由于另外两个子网只要求分别能够容纳10台主机,24-2=14>10>23-2=6,因此另外两个子网表示主机号的比特位至少需要4位。当主机号的比特位为4位时,所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如果将子网掩码从255.255.255.192变更为255.255.255.240,则可以产生4个子网(新子网号分别为00、01、10、 11)。但第1个子网已占用了其中的子网号00、01,则第2个子网所使用的子网号为10,第3个子网所使用的子网号为11。第2个、第3个子网网络地址及可用的IP地址范围求解过程分别如表3-9和表3-10所示。
表3-9 第2个子网络地址及可用的IP地址范围分析表
|
表3-10 第3个子网络地址及可用的IP地址范围分析表
|
由表3-9可知,第2个子网使用的子网号为“10”,网络地址为192.168.1.224/28,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为192.168.1.225~192.168.1.238。由表3-10可知,第3个子网使用的子网号为“11”,网络地址为 192.168.1.240/28,可实际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为192.168.1.241~192.168.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