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东北亚局部图
材料二:中国2005年至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
年份 | 2005 | 2006 | 2007 |
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 | 223213 | 244101 | 261111 |
能源消费总量 | 224682 | 246270 | 265583 |
平衡差额 | -1469 | -2169 | -4472 |
(1)、读材料一,丁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8分)
(2)、读材料一,俄罗斯工业逐渐向东发展,日本工业则由太平洋沿岸向国土南北两端扩散,影响两国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则是______________(6分)
(3)、读材料一,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与之同纬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A、B两地冬季降水量比较多的是 地。(4分)
(4)、读材料二,我国国内能源供应 (大于或小于)需求。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6分)
(5)、据材料三,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2分) 根据表中信息,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2分)
(1)、三江平原(2分);商品谷物农业(2分)
有利条件: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地广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灌溉便利(每点1分,共3分)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冷害影响;多旱涝灾害(每点1分,共1分)
(2)、资源 交通 廉价劳动力(6分)
(3)、温带季风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4分)
(4)、小于(2分)
措施:①加强勘探工作,开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 ②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强同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的合作,进口该地石油;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④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⑤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4分,一点2分,任答二点给4分)
(5)、淮河流域降水少;(2分)
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2分)
题目分析:
(1)从区域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丁位于我国的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交汇处,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属于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地广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灌溉便利。
(2)由材料一可知,俄罗斯工业逐渐向东发展,日本工业则由太平洋沿岸向国土南北两端扩散,影响两国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资源、交通。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则是廉价劳动力。
(3)A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湿润,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B两地中冬季降水多的是B地,西北风从日本海带来大量的降水。
(4)右材料二可以判断,我国的能源是供小于求,为了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状况,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
(5)由材料三可以判断,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淮河流域降水少;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北商品谷物农业、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40°N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我国能源状况、淮河径流总量和水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