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扑灭井下硐室中的火灾时,应坚持哪些原则?

答案

参考答案:

扑灭井下硐室中的火灾时,应坚持的原则:

(1)着火硐室位于矿井总进风道时,应反风或风流短路。

(2)着火硐室位于矿井一翼或采区总进风流所经两巷道的连接处时,应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短路通风,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区域反风。

(3)火药库着火时,有条件时应首先将雷管、导爆索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否则,关闭防火门,救护队撤往安全地点。

(4)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相连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5)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加强通风并及时把蓄电池运出硐室。

(6)硐室发生火灾,且硐室无防火门时,应采取挂风障控制入风,积极灭火。

填空题

(16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NH3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4NH3(g)+3O2(g)===2N2(g)+6H2O(g)  H=-1266.8kJ·mol-1

②N2(g)+O2(g)===2NO(g)  H=180.5kJ·mol-1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2)氨气、空气可以构成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原理为4NH3+3O2===2N2+6H2O。则原电解质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①由上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          

②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序号);

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③400oC时,测得某时刻氨气、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3mol·L-1、2mol·L-1、1mol·L-1时,此时刻该反应的v(N2)   v(N2)(填“>”、“<”或“=”)。

(4)①25oC时,将a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当溶液中c(NH4+)=c(Cl-)时,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②向25mL0.10mol·L-1的盐酸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该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Cl-)>c(H+)>c(NH4+)>c(OH-)    b.c(C1-)>c(NH4+)=c(H+)>c(OH-)

c.c(NH4+)>c(OH-)>c(Cl-)>c(H+)    d.c(OH-)>c(NH4+)>c(H+)>c(Cl-)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