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以4 140万元购入了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75%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余额为5 520万元,假定乙公司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 2006年度甲公司编制与乙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持有一项原价为1 053万元的管理用设备。该设备系 2005年8月28日从乙公司购入的,购入该设备支付价款为90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 153万元。乙公司销售该设备的实际成本为720万元。 该设备属于不需要安装的设备,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 (2)乙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乙公司2006年期末存货中包括2005年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30件,每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5万元。 2005年全年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A产品共计1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甲公司 A产品的销售成本为每件1.7万元。2005年乙公司期末存货中包含从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 70件,其可变现净值为每件1.8万元。 (3)乙公司对专利技术采用预计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进行期末计价。乙公司 2006年期末持有的无形资产中包含一项从甲公司购入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系2006年 10月4日购入的,购买价格为4 500万元。乙公司购入该专利技术后立即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转让时该专利技术在甲公司的账面价值为4 200万元。 乙公司2006年12月在对该专利技术进行的减值测试中,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4 100万元。 (4)甲公司2006年期末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80万元。2005年甲公司期末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100万元。 甲公司对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按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15%计提坏账准备。 (5)2006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760万元,除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外,未进行其他利润分配。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的产品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 (2)乙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及上述资料中涉及股东权益变动的交易和事项外,未发生影响股东权益变动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要求:编制甲公司2006年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参考答案:
解析:(1)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180 贷:固定资产原价 180 借:累计折旧 12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2 180×1/5×4/12=12(万元) 借:累计折旧 36 贷:管理费用 36 180×1/5=36(万元) (2)内部存货和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21 贷:营业成本 12 存货 9 借:存货跌价准备 14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4 70×0.2=14(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3 贷:资产减值损失 3 (3)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300 贷:无形资产 300 4 500-(6 000-6 000÷10×3)=300(万元) 借:无形资产 12.5 贷:管理费用 12.5 300÷6×3/12=12.5(万元)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12.5 贷:资产减值损失 212.5 4 500-4 500÷6×3/12-4 100-212.5(万元) (4)内部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抵销 借:应付账款 80 贷:应收账款 80 借:坏账准备 12 资产减值损失 3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5 (5)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与股东权益和利润表项目的抵销 内部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570 少数股东收益 190 年初未分配利润 164 贷:提取盈余公积 76 未分配利润 848 长期股权投资与股东权益的抵销 借:股本 5 000 资本公积 680 盈余公积 112 未分配利润 848 贷:长期股权投资 4 980 少数股东权益 1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