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悔的边缘》,回答1—5题。 |
悔的边缘 刘心武 |
从地铁站出来,是人流高峰期,地铁站台仿佛一个巨大的鱼缸,人群就像穿梭洄游的鱼儿。他被后面疾步往前赶的人从侧面撞了一下,他早已习惯社会中人际间的碰撞,本能地一停步,见是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的眼光跟他刚一接触,就问他:“三益大厦从哪边走?”他回答:“那应该走东出口……”可是年轻人却马上离开他,又去问站台上报摊上的售卖员。他心想,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相信我的回答,我指点得很正确很清楚呀……他这样的年纪,加上他的教养,以及他性格中的一种执拗,使他在短短的几秒钟里,产生一种感叹,如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怎么增加那么多戒备?连问路也要再三验证才能确信吗?同时又产生出一种冲动,就是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这位年轻人树立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于是他小跑着,穿过江鲫般的人流,追上了那个年轻人,呼唤他:“小伙子!” |
1.老人的善良关爱使偷了他钱包的年轻人产生了悔意,想还钱包又犹豫不决。(意近不超字即可)
2.热心带路是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年轻人树立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后来离开是为了尊重小伙子的隐
私。从中看出老人是一个善良、热情、善解人意的人。(意近则可)
3.(1)①表明老人的话还没说完,那年轻人就匆匆走开了。
②表明省略了年轻人犹豫选择的思想斗争过程,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意近则可)
(2)照应的比喻句是:穿过江鲫般的人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地铁站人多的状况,为后面交待小伙
子窃老人钱包创设了环境(埋下了伏笔)。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意近则可)
4.松:年轻人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嘀咕道:“终于把他甩掉了。”
紧:这老人真是世上少有的好人,他对我这么好,我却偷了他的钱包,太没人性了。
(答案多元,只要切合文意即可)
5.由文中和材料看到,人是有良知的,天性并不坏,只要用亲善、关爱、信任去打动他们,即使是走上
邪路的小偷,也有可能会被感动而幡然醒悟改过。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增加社会的温暖与关
爱,使更多误入歧途的人早日感化而重新做人。(答案多元,只要扣紧文意材料,又言之有理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