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2分)
(2)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
(3)近代民族工业的上述特点和处境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如何?(2分)这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有何影响?(2分)
(1)特点: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2分)
(2)民族企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民族企业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4分)
(3)政治态度: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反抗的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和依赖性。(2分)影响:他们一方面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斗争,推动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发展,但同时这些运动又总是不彻底而归于失败。(2分)
题目分析:(1)从材料一中“法国商人一家丝厂的资本就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可以看出其资金少。而材料二中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的关键部件——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可说明其技术力量薄弱。(2)材料三的主旨是——洋商百般阻挠中国工厂采用新技术,致使华商工厂纷纷倒闭。材料四主旨是——封建官府对私人民族企业百般勒索,导致其倒闭。(3)分析可知,民族企业既受到外国势力的压制,同时又离不开外国的技术支持,和封建政府又撇不开关系,这决定了其革命性和妥协性。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以中国民族企业的艰难发展历程为核心,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