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15分)评价下列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

(1)为获粮食高产多施化肥,               ,     理由是                        。(2)渤海湾实行伏季“休渔”政策,        ,理由是                               

(3)天津放飞500万只园林害虫的天敌国氏啮小蜂,除害效果明显,           ,理由是     (4)建立自然保护区,         ,理由是                                      

(5)大力发展私家车,     ,理由是                                          

答案

(1)不符合 过多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 

(2)符合 伏季“休渔”可促进鱼类再生 

(3)符合    生物治虫无污染,利于生态平衡 

(4)符合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5)不符合 易导致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1)多施用化肥,容易引起环境污染;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2)伏季休渔可促进渔业资源的再生,利于保护生物资源,故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3)利用生物的天敌关系防治病虫害,故符合可持续发展。

(4)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动植物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5)大力发展私家车,加重了城市交通压力,加大了能源的消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综合题

(23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6分)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在此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也迫使美国在太平洋防御上做出了让步,同时列强也承认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上的一些权益。

——马龙《论华盛顿体系下的美日和平与冲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各自获得的利益。(6分)

材料三 《杀鸡儆猴图》是我国杰出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右图)。该漫画刊登于1937年10月23日《战时画刊》上。

(3)下图漫画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概述其历史事实,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的影响。(7分)

材料四 二战以后,日本在战败和被美军占领的特殊条件下,选择了一条作为“通商国家”而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以“经济立国”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在外交上,战后日本实施的是“典型的小国外交”。……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发表了关于争当政治大国的言论,他在一次演说中说:“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金熙德《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背景、理念与论争》

(4)用一句话说明材料四中“典型的小国外交”的含义,并分析日本从“小国外交”转变为“大国战略”的原因。(4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