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某高一学生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公交站附近设置自行车停车点或租赁点,以方便市民出行。他表达这一意愿的方式可以是           (    )。

①通过人大代表转达②给“市长信箱”留言 ③拨打“市民热线” ④向“江汉风”反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该学生表达意愿,实际是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可以采取的方式有:②③属信访举报制度;①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④是舆论监督制度。该题选项都正确,选D。

点评:首先要判断题目中学生的行为是进行民主监督,再依据所学内容对选项中的方式进行解读、判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清兵卫与葫芦》选段,回答1—3题。

A

  “今年春天开评品会时,有人拿出了马琴的葫芦来做参考品,那才是出色的呢。”清兵卫的父亲说了。

  “是一个很大的葫芦吧。” 

  “又大又长。”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插嘴说。

  听了这话父亲就圆睁着眼呵叱: 

  “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 / 清兵卫沉默了。

B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有出息的孩子!”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槌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古董店的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往校役一推:  “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

  “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

  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1.本文采取了小说怎样的叙述角度?选段A、C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结合文中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分析清兵卫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可以看出,清兵卫的爱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当其父亲砸葫芦时,假如你在场,请对他的父亲说几句话。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