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2007·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惟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节选自《总想为你唱支歌》)

该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手法:比喻、拟人、想象。好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题目分析:本段描写的对象是胡杨林,共三句话。第二句中“仿佛……古战场”属比喻,“胳膊”“呐喊”等词语是拟人手法;第三句中随处可见“枯枝败草的尸体”,惟有枯死的胡杨林总使“我”热泪盈眶,属于想象。死亡了的胡杨林依然挺身不肯倒下,胳膊直指蓝天充分表现了其死而不屈的精神。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