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到村后,村里尘封已久的电脑让他使用了,并管理打印机。教会村干部使用电脑。到学校为孩子们募捐了羽毛球,篮球,书包。收到村里人欢迎,自己觉得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2.乙到村后,融入群众,为群众办了很多事。后被选为村书记,由于村里事忙,如果不是工作需要,就不去村民家里走访。
3.丙到村后,利用大部分时间复习考研,用村里的打印机复印很多材料,使村里的经费支出加大。一年后考取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4.丁是农学院毕业,到村后,结合村情,找到了合适的产业,但是村民不太相信,开始时自己凑钱发展了养彩鸡的事业,其他村民看到可以赚钱也纷纷学习,他帮助村民,给予知道和扶持帮助村民富裕起来了。
分别对四位村官做出评价。
如果你当了村官,对未来三年的规划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根据中央文件规定,对村官的业绩考核应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并且要始终把村民是否受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的根本落脚点。
题中的甲到村里后,充分发挥了个人特长,亮点在于积极引进并使用、推广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办公信息化水平,培养干部对新技术的操作能力。同时,积极行动,主动为村里学校募集一些学习、娱乐工具。无可否认,甲在提升干部综合素质、传播新技术及重视教育方面,运用自己的优势,发挥了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但是,甲所作所为过于局限且面对一点成绩便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他虽然普及电脑应用知识,但是只局限于干部群,而没有扩展到全体村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去;他募捐了学习器材,但并不了解村里教育现状如何,学校面对的困境和真正的需求;他知道孩子需要玩耍学习,但忽视了村民们同样怀有对各种形式娱乐方式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他同样缺乏实效性的措施帮助村民从经济上富裕起来。总之,他缺乏大局观和对村子的整体规划,考虑不够全面,难以为村子带来实质性改变。
乙在最初充分履行了一个官员的职责,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情,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后来由于职位变动,工作繁忙,渐渐丧失了实地调查的优秀作风。乙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职位,主要是思想上认识不足,他要时刻提醒自己,正因为之前自己对群众无私的付出,才有现在职位的提升,才赢得群众的口碑;因此,现在更应该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而各种工作的宗旨也只在于维护群众的利益,取得群众的满意。否则一切盲目的工作只是舍本逐末,偏离宗旨。因此,即使事务繁忙,乙也应该定期深入村里,收集第一手资料,时刻与群众保持联系,这才是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
丙在任职期间,辜负了政府和村民对其的信任,完全没有履行一个官员固有的职责。不仅能力不足,而且德行有缺,擅自用村里经费为自己复印材料。丙无顾政府人员肩负的职责与群众的信任,所作所为都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视国家和群众利益为儿戏,他无论在能力还是道德上都不配称为一名村官。这个事情警醒我们,今后要定期对村官进行科学、严格的考核,群众参与、民主监督,根据结果相应进行奖惩、续聘、解聘、评优、调岗、推荐考核、提拔任用等。
丁的突出成绩在于认识到促进村子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与用相结合。他在工作中实事求是,讲究方法,努力发挥领导的带头模范作用,在取得群众信任后帮助大家共同致富。丁有为人民服务和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意识,但是在对村子发展的整体规划上仍有欠缺,他只专注于经济方面,却忽略了人民对文化、休闲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另外,丁在联系群众,深入村民方面上仍做得不够,倾听民声、解决村民真正关心的问题,才能取信于民,也更有利于各种利民措施的实行。
总之,四个人的表现各有优点和不足,但整体上体现出缺乏全局掌控能力和整体规划意识。
(2)如果我当了村官,接下来的三年有如下打算:
1.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村情、民情,走访民众,倾听民声,在充分调查基础上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制定村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在公开栏向村民发布。
2.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为该村找项目,帮技术,壮大该村支柱产业,鼓励村民发展蔬菜产业,养殖产业,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3.建立网络博客,一方面对外宣传、发布村庄农产品信息,拓宽农作物销路,吸引外地人员来我村投资经商,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鼓励村民提出意见,进行监督,互动交流。
4.配合村两委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小麦直补,良种补贴及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5.协助村两委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促进村精神文明建设。
6.关注村里教育情况,贯彻义务教育,采取各种方式募集资金,完善学校设施,保证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并在村里形成人人向学、崇尚知识的良好风气。
7.加强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处理好各种纠纷,确保村子的治安稳定。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村里保持较低生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