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样的渺小

        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

       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

      【批注:“突破”一词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天,画家偶然得知100 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定前去拜访。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

      【批注:这一描写极妙:一是切合人物身份;二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

       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

      【批注:“淡定”一词既照应上文,又为下文“淡淡”一词张本。】

       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画家大喜:“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刻,两手一拍道“回家!” 

       【批注: 画家“回家”是有潜台词的。】

        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1、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                                                                                                             

2、结合上下文,解读划线的两句话。

       ①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②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3、请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

     答: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                                                                                                                                                

5、请你就文中第三段划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

     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懂了(“我明白了”等)。

2、①当自己达到了一个顶峰,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人生忽然变得狭窄而又孤单,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自己。因此显得渺小无依。

     ②当突破了自己的瓶颈,看到了一篇新的天地,超越了自我的界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3、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且能改正。

4、不同意。结尾作用有二:①使小说情节完整。因为画家上山的目的是为找禅师解决人生的困惑,没有这个结尾,不能表明画家的困惑已经解决 ②点明小说主旨:当自己心态改变后,看别人也就高大了。(或者:不同意。结尾精炼深刻的解释了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并且与文章的开头首尾呼应,很好的点题,并且很好的说理。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到整合和升华。所以不是“蛇尾”)。

5、为下文刻画人物服务(或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描述精炼准确,优美动人。)

单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一般资料:韩某,男,25岁。公司职员,长相一般,性格内向,几乎没有朋友。案例介绍:三个月前他办公室新来的一个女孩,非常漂亮,在路过他座位时,回头看了韩某一下,他认为这一看就是一见钟情,认为这个女生想对他表白,没有勇气。有一次,公司组织郊外活动,在真心话大冒险中游戏活动中,这个女生冒险说"我爱你"的对象正好是他。因此韩某就认为这是那个女生对他发出的求爱信号。于是韩某请她吃饭、逛街、看电影,她都以各种理由明确拒绝他,但是韩某并不认为这是拒绝,而是那个女生在考验他,而且他认定是那个女生是爱她的。脑海里每天像过电影似的,上演一幕幕他与女孩的爱情故事。编导是他、演员也是他。当回到现实时他却没有朋友可以交流。为情所困的他,心焦火燎地病倒了。开始有些头晕、浑身发软、目光呆滞地在公司里发愣,甚至连工作任务也无法完成。公司老板觉得奇怪,告诉家人。家人急忙带他找医生,经医生检查未发现肌体上的任何病变。但是这种症状越来越严重,他不得不离开公司,日常生活也无法自理,而且嘴里老念叨着说:"她喜欢我的,她喜欢我的""坐在家里还能听到她们说喜欢我,一群人在楼下喊我,要和我约会,但我父母怕我出去,总告诉我没人……"家人见此情况,听人说这是心理疾病,赶紧送来就诊。

对该求助者,首选的心理测验是()。

A.SAS

B.SDS

C.MMPI

D.16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