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耶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文中划线的两个“狼狈”意思不一样,请分别解释。

    (父亲)神色很狼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勒)狼狈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菲利普夫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他们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若瑟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的性格特点。

3.景物描写“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我”默念的三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与小说开头相联系,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吗?

                                                                                                                                                           

                                                                                                                                                           

答案

1.第一个“狼狈”指受窘的样子;第二个“狼狈”指穷困到了极点。

2.菲利普夫妇:深潭、语言、动作等;虚伪、自私、贪婪、冷酷

      若瑟夫:语言、动作、心理等;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正善良。

3.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同时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4.反复;表现了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和不满。

5.与开头形成对比,增强讽刺效果(或突出主题)。(答案意思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