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我国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在论述现代化时说:“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实质上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普遍扩散化的过程。由于创新性变革与传导性变革两种方式之不同,在实际历史进程中,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内源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ithin),即由于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又称为内源性变迁(endogenous change)。一类是外源的现代化,是指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推动经济变革的道路,又称外诱变迁 (exogenous change)。

你认为中国现代化(近代化)属于哪一种类型,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4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

答案

本题建议按档次给分,即:

档次分数标准
一等(14~11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10~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答题要点:第一步:同意外源的现代化的观点

第二步:封建末期,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农耕经济发展缓慢,文化专制和科举制束缚人的思想,中国社会缺乏内部创新。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向西方学习、探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第三步:得出结论

(如果同意内源的现代化,则要找出中国社会自身力量产生内部创新的动力。如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产生的内在根源。其它论点若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弄懂近代化的含义和近代化产生方式,内源性和外源性产生的方式,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内源性的近代化要从中国内部自身力量去找新动力,比如说洋务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产生的内在根源。外源性近代化可以从中国向西发学习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近代化产生原因。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