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求助者,男性,汉族,22岁,大学毕业生。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等一个多月。求助者自述:马上就要毕业了,去了几家大企业、大公司,均未被录用。我每天晚上总在想:为什么找不着好工作?是不是因为我的学校不起眼,不是名牌大学?这时父母亲的话就又会在我耳边响起:、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越想越觉得自己找不着好工作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真后悔,悔当初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心情也烦躁、焦虑,看书没有以前专心,有时走神,食欲也下降了,我总是担心今后找不着好工作。找工作也是竞争,也不好意思问其他同学,有时上网聊天,心情稍好点。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诉说时,眉头紧锁,来回搓手。出生在中等城市,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父母亲在学习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名。高中时偶有一次排在第二名,在下一次的考试中非争取第一名不可。平常父母总是教育他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高考时由于太紧张发挥失常,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本来想重新再考,却因当年父亲生病去世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很紧张,只好上了这所普通大学。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交往少,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学习上。历年体检正常。心理测验的结果:SDS:40;SAS:60;EPQ:N:65、E:30、P:40、L:30。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

(1)生理因素:该求助者为23岁,男性,工作问题是该年龄段的主要问题。

(2)社会因素: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找工作失败,没有被大企业、大公司录用。②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他的要求高,对他的教育也不准确、客观,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分配好工作。③该求助者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因素:①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找不着好工作",认为只有到大公司才算是好工作。②缺乏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自己没被录用,就不知道怎样去解决。③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④人际关系方面与同学交往少,缺乏沟通与交流。⑤人格特征:较内向,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 * * 汪六世孙也。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人。少机警有识,且善属文,便尺牍,下笔辄成,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构。

沈攸之举兵围郢城,云为军人所得,攸之召与语,声色甚厉,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攸之乃笑曰:“卿定可儿,且出就舍。”明旦,又召令送书入城。城内或欲诛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如荠。”长史柳世隆素与云善,乃免之。

高祖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也。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又谏曰:“昔汉祖居山东,贪财好色,及入关定秦,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今明公始定天下,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高祖默然。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高祖贤其意而许之。

天监元年,云以旧恩见拔,超居佐命,知无不为。高祖亦推心任之,所奏多允。事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子良尝启齐武帝论云为郡。帝曰:“庸人,闻其恒相卖弄,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子良曰:“不然。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既至,有百余纸,辞皆切直。帝叹息,因谓子良曰:“不谓云能尔。方使弼汝,何宜出守。”齐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众宾曰:“刈此亦殊可观。”众皆唯唯。云独曰:“夫三时之务,实为长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对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擿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二年,卒,时年五十三。高祖为之流涕,即日舆驾临殡。敕赐谥文。

(选自《梁书·卷十三》,有删改)

【注】①藁(gǎo):草稿。②擿(tī):挑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尝定藁,时人每疑其宿构宿:平时

B.卿定可儿,且出就舍且:将要

C.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赉:给予

D.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宥:宽容小题2: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范云言行“切直”的一组是(3分)

①云容貌不变,徐自陈说                     ②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

③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                     ④起居佐命,知无不为

⑤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⑥官曹文墨,发擿若神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云机智敏锐,富有文才。他熟悉书信款式,从不打草稿,落笔便文不加点;担任选官之职时,他面对满门宾客的提问,应答自如,使得众多宾客渐散儿不再阻塞门庭。

B.沈攸之命令范云去城里送信,范云虑及年老的母亲及幼小的弟弟的性命都悬在沈氏手里,迫不得已儿顺从。即便城里有的守军要杀死他,范云也心甘情愿,视死如归。

C.齐武帝误以为范云只是一位卖弄权势的平庸之辈,但在萧子良切实有据的解释后,齐武帝对他的看法有了改变,也不赞同萧子良派范云出任郡守的建议。

D.范云生性颇为激烈率直,缺少威严持重,对于是非的态度,都直接表现在行为上,因此,有的士大夫就轻视他。不过,高祖却赏识他,在他死后,为之流泪,还亲临吊唁。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傍若无人。(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