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某汽车停车场欲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已经调查到的需求如下:
1.在停车场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安装一个自动栏杆、一台停车卡打印机、一台读卡器和一个车辆通过传感器,示意图如下:
2.当汽车到达入口时,驾驶员按下停车卡打印机的按钮获取停车卡。当驾驶员拿走停车卡后,系统命令栏杆自动抬起;汽车通过入口后,入口处的传感器通知系统发出命令,栏杆自动放下。
3.在停车场内分布着若干个付款机器。驾驶员将在入口处获取的停车卡插入付款机器,并缴纳停车费。付清停车费之后,将获得一张出场卡,用于离开停车场。
4.当汽车到达出口时,驾驶员将出场卡插入出口处的读卡器。如果这张卡是有效的,系统命令栏杆自动抬起;汽车通过出口后,出口传感器通知系统发出命令,栏杆自动放下。若这张卡是无效的,系统不发出栏杆抬起命令而发出告警信号。
5.系统自动记录停车场内空闲的停车位的数量。若停车场当前没有车位,系统将在入口处显示“车位已满”信息。这时,停车卡打印机将不再出卡,只允许场内汽车出场。
根据上述描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设计,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类/用例/状态列表、下图(a)所示的用例图、图(b)所示的初始类图以及图(c)所示的描述入口自动栏杆行为的UML状态图。
类/用例/状态列表
【问题4】 简要解释图(a)中用例U1和U3之间的extend关系的内涵。 |
参考答案:
解析:用例之间的延伸关系用于对被用户看作是可选系统行为的用例的一部分建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可选行为从必需的行为中分离出来。[试题三分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设计基本知识和方法。 题目给出了4个用例,在4个用例中,两个用例表示汽车进入停车场,一个用例表示汽车退出停车场,另一个用例表示记录停车场相关信息。经分析得出,前3个用例的参与者都是驾驶员,因此U1、U2和U3对应进入和退出停车场。U1和U3之间存在扩展关系,而用例之间的延伸关系用于对被用户看作是可选系统行为的用例的一部分建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可选行为从必需的行为中分离出来。Car entry when full和Car entry之间就可以使用extend关系进行建模。 类图问题的回答比较容易,因为首先可以判断Barrier、EntryBarrier和ExitBarrier之间存在继承关系,而类图中表示继承关系的部分只有一处,因此这3个类分别对应B、C和D,而剩下的空A只有选择类CarPark了。 在状态图中,Idle表示有空闲车位,Disable表示没有空闲车位,因此在其之间存在双向的状态迁移,因此状态图上的状态31为Idle状态。当停车场存在空闲车位时,汽车请求进入停车场,根据说明描述“当汽车到达入口时,驾驶员按下停车卡打印机的按钮获取停车卡”,可知在该动作正对应于状态图上的S1和状态S2之间的迁移,因此,状态S2表示的含义应该是按下按钮后状态,此时,驾驶员等待打印停车卡,所以,状态日2为Await Ticket Take。同理可分析出状态S3和状态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