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马某,男性,16岁,学生表现出的问题:母子二人一起来访,孩子已经16岁了,今年上初三。孩子每说一句话之前,就得看看母亲的眼色,获得母亲的首肯,才敢讲话。孩子的讲话,也每每被母亲打断,加以解释、更正、澄清。孩子的行为举止,很像一个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不时地,还与妈妈撒撒娇,与一个16岁的男孩子很不相称。上初中以后,求助者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特别害怕与同学相处、害怕压力、害怕考试,于是焦虑、紧张不安,并伴有失眠、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孩子只好中途退学。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母亲很宠爱他,对孩子的一切事务都要亲自打理。可是,上了初中以后,孩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特别害怕与同学相处、害怕压力、害怕考试。尽管母亲用尽了所有办法,但全都无济于事。没办法,孩子只好中途退学。退学后,想了好多办法,什么读技校、上中专,自学成才呀,都试过了。每个计划在最初进行的时候,孩子都是踌躇满志的,可一旦真的进行下去,孩子就虎头蛇尾,坚持不下去。母亲还说:"孩子为自己的前途,整天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吃不好,也睡不着,想来想去,也拿不出个主意。实在想不出来了,就来问我,我说了一大堆,最后又被他一一否定了。这时候,他就会气急败坏地发火、摔东西、踢桌子,有时侯,还使劲拧我的胳膊。您看看,我这些红印全是他昨天拧的。现在我不明白了,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参考答案:
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的整理如下:
(1)心理(精神)状态
①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②情绪、情感表现:情绪低落;经常委屈、哭泣;觉得活着没意思;觉得自己现在真没用;烦闷。
③意志行为:干什么都没有兴趣。
④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
(2)身体状态
①有无躯体异常感觉:头痛;头晕;性生活变少;难以入眠,梦很多,睡不踏实;感觉很累;浑身不舒服。
②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很多检查均正常。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①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工作效率下降。
②社会交往状况: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常常回避热闹的场合,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训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