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因为______分泌的______在口腔内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

(3)______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某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少不了它,故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

(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______进行的,其绒毛上有有丰富的______,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5)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是______.

答案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8]口腔、[2]咽、[9]食道、[10]胃、[13]小肠、[12]大肠和[14]肛门,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外的[1]唾液腺,[3]肝脏,[11]胰腺,以及位于胃壁上的胃腺和肠壁上的肠腺.位于肝脏上的[4]是胆囊,小肠的起始端[5]是十二指肠,大肠的起始端[6]是盲肠,[7]是阑尾.

(1)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细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

(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4)从图中可以看出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且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小肠内有小肠腺分泌的肠液,还有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流入小肠,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小肠,利于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有皱襞,皱襞上有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因而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5)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为多肽,进入小肠后,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故答案为:(1)唾液腺;唾液;(3)肝脏;(4)小肠;毛细血管;(5)胃.

填空题
改错题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实现社会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右图为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百日维新”和义和团的失败清楚地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唯一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1911年爆发这一革命,它最终推翻了清王朝,以共和政体来取代。

——摘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三中革命具体指的是?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什么运动?(3分)

(4)根据四则材料,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