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2013年初某地出台了“春运”措施并举行“我为春运献计”活动。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①投票表达自己对“春运”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对“春运”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

④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春运”事宜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公民为春运献计是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也可以通过提出批评、建议,行使民主监督权,故②③;行使表决权是人民代表的职权,故排除①;召开居民会议属于民主管理,不是公民向政府提出建议的活动,故排除④。本题答案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

【注释】

①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讴: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②穷:尽,这里是“全部学完”的意思。技:指歌唱的技巧、技艺。

③尽:用作动词,学尽、学完。之:指代上句中的“青之技”。

④遂:于是,就。辞:辞别,告别。归:回(家)。

⑤弗:不。止:劝止、挽留。

⑥饯:设酒食送行。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⑦抚节:打着节拍。悲歌:唱起悲壮动听的歌声。

⑧响:声响,指响亮的歌声。遏(è):阻止。行云:浮动着的云。

⑨乃:于是,就。谢:认错,道歉。反:“返”的古字,返回。

1.根据文后的注释,把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穷青之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谓尽之,遂辞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薛谭乃谢求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终身不敢言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薛谭为什么要回家?后来又为什么又不走了?(请引用文章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薛谭的做法是怎样认识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