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情况:求助者,男,23岁,汉族,农民,未婚,因偷窃罪被判五年,入狱半年。求助者自诉:心情压抑、难受,看什么人都不顺眼,和其他犯人相处得也不好,自己好冲动,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容易产生暴力行为且不考虑后果。受女友举报后入狱,在入狱后女友一次也没来看过他,并于一年后和别人结婚,自己对此有强烈的报复心理;自己在入狱后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被转到精神病监区待了半年,再回到原监区时受到其他犯人的歧视;在精神病监区时,他曾经向一位犯人吐露心事,却遭到对方的嘲笑,并把他的话当玩笑说给别的犯人听,让他从此再也不愿和别的犯人啰嗦;求助者自小父母离婚,家里人也不理解支持他,视他为累赘,妹妹曾经对他说希望他不要再拖累家人,入狱后唯有母亲来看过他,自称入狱后才首次感受到母爱,觉得这世上唯一关心他的只有母亲。家人的不接纳让他对出狱后的生活不抱期望。咨询师的观察和了解:求助者自知力较正常,对自己的情绪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心理过程协调一致,在提及自己的母亲为自己做的事时伤心落泪,逻辑思维正常,思想略显偏激。监区的狱警反应,求助者容易被激怒,情绪较难控制,有暴力行为,有时为了泄怒,会用手捶打墙壁,平时爱一个人待着,不喜欢搭理人,觉得他挺怪的。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

答案

参考答案:

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选择切入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比如,求助者说:"我的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夫妻之间感情有了裂痕,不知怎么办"等。此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就事论事地将其确定为摄入性会谈的目标和内容。与求助者交谈中,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收集有关资料。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比如,观察到求助者情绪低落,情绪焦虑不安;求助者在初诊接待中对某个问题欲言又止等等。这些观察到的现象和求助者的话很重要,虽然他并没有谈出任何实质内容,但依据求助者的情绪状态和含混的表达,求助者可能有自己未意识到的深层心理问题,此时应从了解求助者一般生活状况入手,进行摄入性会谈,把探索深层心理问题作为工作的目标。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比如,某求助者MMP1的测评结果显示,抑郁得分很高,这时就要把摸清引发抑郁情绪的原因定为会谈目标,去了解与此相关的各类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弄清内容中的关系,把问题分清前后、主次,再依次提问,进行摄入性会谈。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