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延迟退休是指国家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等情况,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制度。《中 * *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明确了顶层设计。延迟退休政策渐进渐行。然而,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其中不乏年轻人,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延迟退休”的忧虑。

对社会高度关注的“延迟退休”,主管部门作出明确回应,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渐进式,并承诺新政策将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提前若干年预告,让公众、特别是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这令许多担心该政策会“马上到”、“一刀切”的人松了一口气。这种考量全局的承诺、渐进式的改革节奏,彰显了改革进程中对民意的尊重。

显然,今天的社会,不同群体的诉求复杂多样,矛盾交织交错,要确保政策科学、合理、可行,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充分吸收民意必不可少。从公众的担忧处发现问题,在化解担忧中完善机制,应当是攻坚期决策的理性选择。公众期待,延迟退休的决策过程成为攻坚期改革的一个成功样本。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年轻人对“延迟退休”可能会有怎样的现实忧虑?并说明原因。(6分)

(2)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知识,分析说明主管部门的相关回应蕴含的哲学智慧。(6分)

(3)在延迟退休问题上,面对近七成受访者的反对,政府部门怎样科学决策才能与公众达成共识?(6分)

答案

(1)评分量表

等级水平分值等级描述分数解释
水平4   6回答“忧虑”,达到水平3的要求。

阐明理由,达到水平3要求的内容外,还能答到“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意思。

知识运用准确完整,分析能顾及复杂情况,阐述有一定深度,语言表达逻辑性强。

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充分阐述理由。
水平34~5回答“忧虑”,达到水平2的要求。

阐明的理由,达到水平2要求的内容外,还能达到“产业结构不合理,能够充分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欠发达”等意思。

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完整地阐明上述观点,表述逻辑性较强。

能较正确较完整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水平22~3 

回答“忧虑”,包含“工作难找,工作压力大”的内容。

阐明的理由中大体包含“就业形势严峻”、“年轻人就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等意思。

堆砌不相关知识,回答出上述内容但表述不够准确,语义不完整、不连贯。

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但论证不准确,不完整。
水平10~1 

回答“忧虑”包含“岗位少,工作难找”,未阐明理由;或阐述理由时使用知识错误。

不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3分)延迟退休政策采取小步走、渐进式,体现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3分)

(3)广泛开展与延迟退休相关信息和知识的宣传,为公众释疑解惑;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充分听取民意;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对延迟退休的分析论证,集中学者智慧;将拟定的延迟退休方案,向社会公示,让公众在了解相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以帮助决策机关对方案加以修正和完善。(6分)(答对一点给2分,本小题满分6分)

题目分析:(1)该题需要学生准确、全面的分析题目要求,所运用的是经济生活相关原理,针对的事件是“延迟退休”,思考的角度是年轻人的现实忧虑。回答时,需要分析会有哪些忧虑,从就业压力、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并对应回答体现的道理。

(2)“事物发展的状态”指的是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由此可以确定该题的原理范围。首先回答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再根据材料内容,对主管部门的回应具体分析,对应量变质变关系解读回应。

(3)该题考查学生对政府如何科学民主决策的理解和运用。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从如何尊重群众的这些权利上回答对应的措施。

解答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