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再开政治新气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省政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开门搞活动,通过委托9. 1万名驻村干部向8000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民群众问计求策,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了“各种声音都听到”。
(1)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该省坚持开门搞活动的意义。(6分)
材料二 某省省委常委班子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期间,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代表评等方式查摆出以下主要问题:政绩观存在偏差,深入基层解决困难不够,特别是在解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上成效不显著;决策有时脱离实际,“群言堂”搞得少,一些项目和部署缺乏严格论证,有时会造成严重浪费;存在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为该省省委常委班子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①有利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2分)②有利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生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2分)③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2分)
(若答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也可酌情给分)
(2)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分) ②立足实际,充分发扬民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2分)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克服不正之风,保待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分)
题目分析: (1)要求回答问题的知识范围是公民政治参与,答题角度为意义,一般情况下可用“有利于”来联结理论与实际。设问中的关键词为“开门”,它是政务公开的形象说法。(2)要求回答问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范围较大,需要通过后面的要求来缩小答题范围。答题的角度为“怎么办?”。“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分析材料,确定材料中的上述问题有三个方面,这是确定答案要点的重要依据。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应三个理论,分别为维护人民利益的问题、如何科学决策的问题和公民应该怎么办。